近日,陜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為有效應對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和新冠肺炎疫情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影響,出臺十六條政策措施,全力防范化解返貧致貧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一、強化動態監測和幫扶
一是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對因災因疫符合納入監測對象條件的農戶可簡化認定程序,影響特別嚴重的可先納入后履行程序;對監測對象實行結對幫扶,監測對象風險不消除,幫扶責任不脫鉤。
二是對因災因疫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符合條件的按程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對象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范圍,落實好災害救助、臨時救助等政策。
二、守牢“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底線
一是保障受災群眾住房安全,對農戶唯一住房受損的,及時提供臨時安全住房,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對受損房屋開展安全鑒定,限期完成修繕加固或拆除重建并入住;對不宜原址重建住房的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由縣級整合資金,采取盤活存量房源或易地新建住房等方式實施搬遷安置。
二是保障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持續做好控輟保學工作,防止出現義務教育階段因災因疫失學輟學現象;適當延長享受參保資助人員身份認定時限,確保新納入的監測對象及時享受參保資助政策。
三是保障受災群眾飲水安全,加快因災損毀的安全飲水工程恢復重建,采取應急送水供水、提供凈化設備、鋪設臨時管網等措施,確保受災群眾有水吃、吃上放心水。
三、加大因災因疫防止返貧致貧監測人口產業就業支持力度
一是全力促進務工就業,對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春節前吸納受災脫貧勞動力及監測對象中的勞動力等重點幫扶對象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每人20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社區工廠新吸納1名重點幫扶對象就業、簽訂不低于1年期限勞動合同的,將一次性崗位補貼提高至2000元;對跨省就業的脫貧人口給予一次性交通補助。
二是圍繞防汛值守、災后重建、疫情防控、道路維護、排澇清淤、抗旱保收等,設立一批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因災情疫情暫時無法外出務工的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
三是鼓勵和引導受災縣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盡可能吸納受災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增加勞務性收入。
四是支持災后產業恢復發展,對受損的特色種養業幫扶項目、幫扶產業園、資產收益項目等可安排銜接資金加大獎補支持力度,及時予以修復。
五是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以受災脫貧縣和脫貧村為重點,推動產銷對接,解決好因災因疫導致的農產品“賣難”問題。
四、強化因災因疫防返貧致貧支持保障
一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及時追加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及時將應對災情新增的項目調整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允許受災縣區將尚未安排到項目的資金優先用于因災因疫防返貧項目,已安排但未開工的調整支持災后恢復重建。
二是對因災損毀的農村道路、電力、通訊、校舍、衛生室作為災后恢復重建的重點,應急救災資金予以傾斜支持。
三是對災后重建用地,實行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重點傾斜,優先保障重建住房所需建設用地(宅基地),并開通申報審批綠色通道。
四是強化小額信貸支持,對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因災因疫暫時無法按時還款的,合理運用續貸、展期政策;有貸款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可簡化流程、加快審批進度;對辦理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后確有需要且具備還款能力的受災脫貧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可追加貸款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對追加貸款后5萬元以上部分給予適當貼息;鼓勵地方與保險業金融機構探索推行“防貧?!?。
五是深入開展社會幫扶,組織社會力量通過援建項目、捐款捐物、志愿服務、到村到戶幫扶等形式,支援受災地區恢復重建。
六是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統籌做好防汛救災、疫情防控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常態化排查返貧致貧風險隱患,一對一落實精準幫扶。
來源:國家鄉村振興局 陜西省鄉村振興局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看西部 m.zackweinstein.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09 / 05月
06 / 05月
30 / 04月
05 / 05月
13 / 07月
02 / 08月
01 / 08月
29 / 05月
05 / 05月
19 / 04月
04 / 12月
26 / 03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
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