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領先行業研究機構中研普華發布《2021中國海鮮酒樓品牌力調研》。該調研以國內海鮮餐飲大型連鎖品牌為對象,通過對品牌銷售額、直營門店數量、榮譽資質、大眾點評平均星級、大眾點評評論數、市場認知程度等指標進行精細測算、綜合分析,評選出了“2021中國海鮮酒樓品牌影響力”排行榜。
該調研詳盡解說了中國海鮮餐飲行業的發展運行、產業鏈、供應鏈及市場競爭環境,并對全國領先海鮮餐飲品牌、區域領先海鮮餐飲品牌、全國海鮮餐飲品牌影響力、海鮮市場的發展的現狀與前景進行了深度剖析。
本次調研發布,一方面分析了中國海鮮餐飲行業發展情況,通過科學的統計指標與詳實的數據反映了中國海鮮餐飲行業發展情況與走向,對餐飲行業發展趨勢與國家新政進行詳細解讀、給出相關發展建議;另一方面,《調研》精選了對餐飲行業有重大指導意義的國家政策及法律文件供業者參考,希望會對餐飲行業在未來的發展走向給予清晰指引。
海鮮餐飲,消費潛力正蓄勢爆發
人們吃海鮮的歷史,由來已久。追溯如東海鮮風味菜品的源頭,雖無確切的 文字依據,但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至少在距今 4000-6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人類已懂得采拾貝類以供食用,而且已有熟食加工了。
中國人對海鮮的喜愛,隨時間推移愈發濃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消費國、進出口國之一。按照我國 14 億人口計算,我國人均海鮮消費呈現上升的趨勢,2019 年甚至超過了 30KG/年,受疫情影響,2020 年約為 26.42KG/年。
人們的消費結構改譜、消費水平提升,更加速了海鮮大品牌的成長。數據顯示,城鎮居民以豬牛羊肉等畜肉消費比重已從過去超 60%降至50%以下,而水產品消費比重則從過去的 23%提升至目前的 30%左右。如徐記海鮮誕生地長沙,有著屬于這個城市獨特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餐飲消費能力較高,助力徐記海鮮從一眾海鮮酒樓中異軍突起,從湖南至華中、再到全國,闖出廣闊天地。
除華中地區海鮮餐飲業的重點品牌徐記海鮮外,放眼全國,東北地區有百富源、名島海鮮、常銘海鮮;華南地區有 79 號漁船海鮮、不仔客海鮮等;華東地區有唐宮海鮮舫、蔣記和珍寶海鮮等;華北地區有萬龍洲、三個漁夫和第六季等;西南地區有集漁、喜庭/吉布魯和朋來訪等,各區域多品牌“多花齊放”。
毋庸置疑,吃海鮮,已經逐漸成為很多人的消費習慣。調研報告上顯示,從消費者年齡上來看,海鮮消費已經普及到從“00 后”到“50 后”的整個年齡段。
憑欄一片風云起!以海鮮為消費主體的餐飲,在餐飲市場中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且速度迅猛,多個品牌“群雄逐鹿”、逐漸嶄露頭角,如位列“2021中國海鮮酒樓品牌影響力”綜合排名榜首徐記海鮮,在銷售額、榮譽資質和市場認知度等多項指標排名行業第一。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長沙算不上城中龍鳳,因此,能被人稱得上長沙現象的不多。
周敦頤曾經記錄過一種: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毛澤東也曾描述過一種: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而徐記海鮮在海鮮餐飲行業中寫下的,又是另外一種。
湖南長沙,徐記海鮮的起源地和“大本營”,地處內部,無海水資源,無海產品養殖基地。為何能誕生并成就徐記海鮮這一領“鮮”品牌。
突破創新,助力海鮮餐飲在業界“擎旗”
為什么ipod能眾多MP3產品中脫穎而出?為什么元氣森林能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寵?為什么小米彩虹電池的銷量能不亞于30年老牌的南孚電池?
領袖與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海鮮餐飲之所以能夠在一眾餐飲業態中“殺”出重圍,擎起自己的旗幟,與這個行業以及行業人業人員勇于突破、敢于創新不無關系。
為盡可能多地覆蓋消費群體,以海鮮為主題的餐飲經市場摸索、驗證,逐漸衍生出三種模式:一是大排檔模式,二是海鮮自助模式,三是一般飯店模式。
海鮮大排檔給顧客創造的價值在于價格優惠,它讓一般工薪階層也能消費,尤其大排檔讓顧客消費透明化,也利于吸引顧客;海鮮自助餐模式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顧客自選、可以吃盡興;一般飯店模式,則讓海鮮“深入”內地地級城市。
以徐記海鮮為例,創始人徐國華,本是海鮮原材料供應商,可其不安于現狀,立志為內地人們供上既實惠又新鮮的海鮮食品。
一念即生,便攪動起海鮮餐飲界風云。
初建時,徐記海鮮勇于打破當時海鮮供應界賣死海鮮的“潛規則”,在對渠道和貨源強力把控的基礎上,把“當面稱、當面殺”定為標準。那時的徐記還只是個大排檔,門口的水箱里放滿了鮮活亂跳的海鮮,旁邊就是操作臺,稱完直接殺,然后烹調、上桌。
擴張時,連鎖發展,不做加盟,以“直營”護航品牌擴張。這也是星巴克的品牌擴張路線,所以無論開多少家分店,品質都有保證。
發展中的創新,更無時無刻如影隨行。正如調研報告中所稱:“其菜品搭配、后廚流程、出品環節、內部管理等,不斷自我升級變革?!?/p>
當互聯網大潮涌起,海鮮餐飲零售化和電商化明顯。各大品牌為了滿足年輕人不同場景的需求,改變舊的經營模式,借助自身的品牌效應、產品能力和供應鏈的能力,塑造新的“堂食+外賣+零售+電商”模式。
業內觀察人士稱,大型海鮮餐飲品牌都在重視規劃堂食和零售的結合發展,他們將會帶領餐飲行業新一輪的轉變。
曾多多少海鮮品牌在餐飲界志存高遠?但大浪淘沙觀黃金,消費升級潮流之下,抱殘守缺者,相繼沒落而去;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者,則煥然一新。
提升核心競爭力,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海鮮餐飲行業的競爭是“白熱化”的。因為其地域性較強,場地投入較大, 各地的飲食習慣、口味等不盡相同。
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海鮮餐飲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大多以個體經營為主。2020年,海鮮餐飲業牌面前十的品牌的市場份額之和不足 3%。這對入局企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
如何贏得“先手”?得供應鏈者得天下。
目前,海鮮餐飲企業向上游做延伸,通過自建亦或是投資的方式,增強自身對核心環節以及主力產品供應的控制能力已是大勢所趨。
在徐記海鮮,春天是“春宴”,夏天是“暑席”,秋天是“蟹宴”,冬日卻又是一番冬令美食。它做海鮮,“一切只為了新鮮”,關鍵在于其打造出了無比強大、無人能敵的供應鏈。
徐記海鮮在加拿大、法國、韓國、朝鮮、美國和俄羅斯常設海鮮采購中心, 并在南海、北海、東海、渤海灣和陽澄湖設立養殖合作基地,用當季最肥美的食 材、最簡單的烹飪方法、最少的調料讓顧客吃出海鮮本味。
得益于強大的供應鏈實力,從俄羅斯板蟹到韓國新真蠔、朝鮮白蚌,從渤海海珍到北海小海鮮,從長江三鮮、陽澄湖大閘蟹到西江瘦身魚,世界各地的珍奇海鮮從原產地直接飛到了客人的餐桌上,最快的僅需8小時。
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海鮮餐飲行業目前增長率在 10%-30%之間,海鮮餐飲行業處于成長期。在只有 42%的中國人經常食用海產品現狀下,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人民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海鮮餐飲消費的上漲勢頭依舊迅猛。隨著消費升級不斷,餐飲智能化、數字化、創新化以及降本增效的智能化,將成為海鮮餐飲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生活的書頁翻得如此之快,不斷更換的餐飲美食,成為其中一種時序更新的注腳,也為經濟、為文明的進步記錄著提示語。如何才能挑動消費者的味蕾、俘獲消費者的心,各大海鮮餐飲品牌想必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看西部 m.zackweinstein.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09 / 05月
06 / 05月
30 / 04月
05 / 05月
13 / 07月
02 / 08月
01 / 08月
29 / 05月
05 / 05月
19 / 04月
04 / 12月
26 / 03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
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