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電商企業到前河鄉甘家川村村民家門口收“土貨”?!∈訅邸z
“電商老板來收購土雞和牛羊,我家賣了100只土雞、3只羊,每只羊比平時多收入200多元,每只雞多收入20元……”看著辛辛苦苦喂養的雞和羊賣上了好價錢,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前河鄉甘家川村村民白迎春花,心里樂開了花。
甘家川村曾是民和縣前河鄉的一個以土族為主的貧困村,全村143戶578人,其中精準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57人?!暗谝粫洝标惔毫岷痛迕裢士?,甘家川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白迎春花一家是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一戶。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扶持下,他們住進了新家園,在產業扶貧政策扶持下,建起家庭牧場,喂養30余只羊、700余只雞,家庭養殖業讓他們走上脫貧致富路。
依托豐富的玉米秸稈草料,甘家川村民發展養殖業并不難,但問題是如何讓育肥出欄的畜禽變成錢。
大家伙的難心事,也是“第一書記”陳春玲的上心事。
陳春玲通過自己的渠道,幫助村民銷售蜂蜜、大蒜、土雞。但畢竟數量有限,她想到了電商,想到了消費扶貧。
今年,她主動找到民和電商服務中心主任甘萬旺,對接電商平臺帶動貧困戶農特產品銷售事宜,并得到電商企業的積極回應。
幾天前,“阿牛哥”電商企業負責人張學榮便來到前河鄉收購村民出欄的羊和土雞。
白迎春花笑著說,前段時間賣出的土雞每只120元,今天陳書記帶來的電商老板每只土雞給了140元的價格,今天共賣出了100只,收入14000元,比原來賣的多收入了2000元。
陳春玲介紹,這次電商企業以消費扶貧的方式收購貧困戶的羊和土雞,給出的收購價格自然高于當地市場價格。
據悉,近年來,民和縣積極打造“黨建+電商+扶貧”模式,電商消費扶貧扎實有效,民和縣20多種農特產品通過電商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還培育了十余種農產品品牌,累計完成”工業品下鄉”90萬單、1.2億元;“農產品進城”31萬單、4300萬元。
而通過實施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目前已給3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累計增收120萬元,電商消費扶貧成效日益顯現。
民和縣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當地將全力推動東西部協作和援青消費扶貧,全力拓展農畜產品銷售途徑,大力開展民和特色優勢產品品牌培育行動,力爭將全縣牛羊肉、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等,實現品牌化、標準化、電商化,確保電商在農民增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石延壽 張添福)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看西部 m.zackweinstein.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09 / 05月
09 / 05月
09 / 05月
09 / 05月
23 / 11月
22 / 02月
20 / 12月
29 / 01月
25 / 02月
01 / 07月
18 / 05月
17 / 02月
視頻
原創
標簽
熱榜
媒體矩陣